隨著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旅客商務、旅游、探親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國內民航市場穩步復蘇,翔業集團旗下廈門、福州、武夷山、龍巖四地機場呈現客貨運輸兩旺態勢,運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進一步夯實集團穩增長基礎。
一季度,集團四地機場旅客吞吐量802.86萬人次,同比提升71.9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4.74%;航班起降6.2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8.65萬噸,均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八成。
3月26日起,集團四地機場開始執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計劃,境外計劃航班量大幅提升,航線網絡結構進一步完善,為迎接五一、暑運旺季做好積極準備。
集團在航空貨運方面積極謀篇布局,一季度新開廈門-墨西哥城、廈門-亞的斯亞貝巴-圣保羅等洲際貨運航線,廈門機場自此正式貫通歐、非、澳、北美及南美洲五大通道,廈門國際航空樞紐初具雛形。
隨著航線網絡加速布局,集團跨境電商業務也迎來蓬勃發展,在新貨代客戶引進和金磚貨運航線開通等多重利好加持下,一季度跨境電商貨量達到5208.6噸。3月上旬,集團旗下元翔貨站正式開通國內貨物中轉國際業務,進一步發揮中性平臺優勢。
機務保障方面,集團也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3月中旬,集團旗下元翔機務A320機型8A定檢能力許可獲得民航局正式批準,進一步擴大公司在定檢及相關業務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構建以航線維修和定檢業務為主的“新雙輪”。
元翔機務計劃在4月底正式承接東航A320飛機的周檢業務,將成為國內首家承接東航A320周檢及附加維修工作項目的外委單位。公司將不斷豐富附加維修工作的種類和間隔等級,滿足客戶多元需求,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隨著機場流量穩步復蘇,集團福廈機場計劃正式啟用兆翔科技自主研發的FIMS系統(航班信息及運行資源管理系統),持續提升機場運行保障能力。
FIMS系統是航班生產的核心作業系統,主要實現航班多源數據融合、航班運行計劃動態權威發布、優化機位和保障資源分配,為機場航顯系統、廣播系統、地服系統、航油及聯檢單位提供航班數據支持。目前,系統已在廈門機場通過聯合演練實現了全方位全流程的實際效果驗證,具備上線技術條件。
打通交通 “大動脈”,推動經濟大發展。翔業集團將積極深挖機場潛力,持續提升運行保障能力,促進經貿文化交流和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不斷提升城市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友情鏈接: 廈門翔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人民銀行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 | 國家外匯管理局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廈門銀行業協會 | 中國建設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 |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 興業銀行
版權所有 2021 廈門翔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 閩ICP備06004154號-21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34599號 本網站支持IPV6